不知道怎么搞的,最近怎么有那么多人问深圳宏力捷关于
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的设计及生产问题,老实说自从有了
软硬结合板(Rigid board)之后,深圳宏力捷个人就不太喜欢使用
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的设计了,因为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虽然可以省下1~2个连接器的费用并节省一些高度空间,但其生产的品质问题也不少。
先看下面这个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设计的实际案例好了,这是一片单面的FPC,0.9mm焊垫宽度及0.9mm间隙的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焊垫设计,焊垫到焊垫之间的间距(pitch)为1.8mm,焊垫长度有5.0mm。基本上尺寸已经够大了,
PCBA工厂的吃锡也应该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,可是偏偏生产时的不良率居然高达0.5~1.0%,而且绝大部分的不良都是短路。怎么会这样?
就如同下面这张照片所显示的,
PCBA工厂实际进行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焊接的时候,经常会出现这类焊垫之间短路的问题,下面的图示为比较严重的案例,大部分都只有部份溢锡,但这对品质信赖度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危害,既使现在测试没有出现问题,也难保日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不会出现
电子迁移(Electromigration)的现象。

追究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溢锡的原因之前,深圳宏力捷想请看官们先想一下,为何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容易出现溢锡短路的问题?又该如何避免?
为何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容易出现溢锡造成短路?
这是因为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的热压头(thermodes)下压时,为了达到焊接FPC于PCB的目的,需要加热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于事先印好锡膏并经过回流焊(reflow)后的焊垫。
当thermodes加热时会重新熔融已经吃在焊垫上的锡膏,熔融的锡又被来自热压头压力挤压后,会顺着可以吃锡的地方流动,如果吃锡的焊垫或FPC已经满溢无法再容纳更多的锡,锡就会被迫往容易流动的地方宣洩,这时候最容易宣洩的地方就是焊垫与焊垫之间的空隙,而且上面还盖有FPC,更容易形成所谓的虹吸现象(capillary action),造成短路的问题。
如何避免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发生溢锡短路问题?
既然知道了为何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容易出现溢锡造成短路?解决的方向有二,其一是减少多余的焊锡量;其二是增加可以容许焊锡外溢的空间。
下面这个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吃锡的设计已经做对了一半,在印刷锡膏的时候在焊垫的中间位置减少锡膏,如果治具的设定正确的话,热压头(thermodes)要压在焊垫中间的位置,焊锡印出来结果如下面右图所示。


有没有看到上面的问题点出在哪里?这个锡膏中间内缩的距离还是不够大,而且锡膏的厚度也太厚了,一般深圳宏力捷在设计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锡膏印刷于焊垫上的形状时,像这种间距够大的焊垫,深圳宏力捷通常将锡膏印刷成一长条状于焊垫的正中间,锡膏只占焊垫面积的50%就可以了,这样可以给予较大的空间给热压头在焊垫的位置上下移动,而且也较能避免因为太多的焊锡而溢出焊垫。如果还是看不懂深圳宏力捷的叙述,有机会再来画一张图说明好了。
说完了第一种解决的方法,接着说明第二种解决方法-增加焊锡可以外溢的空间。这个方法通常要做设计变更,可以尝试在FPC的金手指上下两端打孔,让挤压出来焊锡透过通孔溢出。另外一个方向是把FPC上面的金手指设计得比PCB的焊点短。
以这个例子来说,深圳宏力捷会建议FPC上面的金手指焊垫长度从5.0mm减少到3.0mm,PCB的焊垫长度维持在5.0mm。HotBar(热压熔锡焊接)作业时将FPC的金手指对齐PCB焊垫的中间,两端各留下1.0mm的空间,这样可以让多余的焊锡有更多的空间可以留在焊垫上而不会溢出来。
深圳宏力捷推荐服务:PCB设计打样 | PCB抄板打样 | PCB打样&批量生产 | PCBA代工代料
